close

 

 

eca86bd73dea17aac45910 好客山東人是山東人的豪爽表徵 

 

   根據中國山東省濰坊市旅遊局旅遊指南手冊介紹,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是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五十六個民族最具特色景區。這裡是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的故里,

是江北民俗文化的搖籃。

 

楊家埠的年畫、風箏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製作傳承工藝古老,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濰坊已進入第三天,利用兩個夜晚就近找書店想買一些相關濰坊風情的事和人的文化,

所看到的書本不是美食、地圖攻略就是濰坊方言考試題庫。

 

轉到另區看到一本【山東名人】大約翻閱一下,原來宮導的題庫在這裡:

 

古代:孔丘、王禹偁、晁補之、孟軻、曾參、墨翟、孫武、吳起、孫臏、姜尚、王懿榮、王弼、

王象晉、王叔和、王旦、王戎、司馬穰苴、扁鵲、魯班、劉熙、孟喜、匡衡、王羲之、顏真卿、

奚仲、諸葛亮、諸葛瑾、諸葛恪、王祥、李典、滿寵、樂進、華歆、秦瓊、程咬金、閔子騫、

張擇端、氾勝之、左丘明、伯樂、淳于意、趙執信、劉洪、黃巢、劉勰、鄭玄、張擇端、戚繼光、

左寶貴、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賈思勰、東方朔、冉耕、冉雍、冉求、左思、孔融、王粲、

王戍、劉楨、劉峻、于慎行、蒲松齡、蘭陵笑笑生、孔尚任、李先開、仲長統、劉統勛、劉墉、

顏回、劉表、丘處機、宋江、林沖等

 

 

民國至今:焦裕祿、孔繁森、張春橋、江青、康生、萬里、宋平、田紀雲、季羨林、張自忠、

傅斯年、王盡美、丁肇中、任繼愈、臧克家、谷牧、李建國、彭麗媛、鞏俐、王艷、范冰冰、

遲浩田、王滬寧、王樂泉、張萬年、李繼耐、羅干、李肇星、田文聚、馬金鳳、劉大為、乍啟典、

李苦禪、王成喜、韓美林、莫言、喬羽、孫榮山、李念雲、非凡、靳東、倪萍歐陽中石、谷建芬、

白宗伶、韋唯、江濤、景崗山、凌峰、趙記軍、許鏡清、謝天笑、劉大成、朱之文、成龍、範文生、

黃渤、李雪健、唐國強、夏雨、黃曉明、陳好、林永健、高亞麟、宋佳、范明、隋棠、郭曉冬、

林青霞、練喻軒、馬天宇、伊能靜、孫松、焦恩俊、谷德昭、姜昆、牛群、牛文科、朱時茂、黃宏、

魏積安、郭冬臨、于海、王俊法、李慧、李明治、楊曉靖、柳海龍、趙記剛、梁振英、張瑞敏、

譚旭光、李登海、劉大為、韓美林、王揚麟、鞏俐等

 

 

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

   位於臨淄區城區東部,是一組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式殿堂廟宇建築。

大門的門楣懸有中國宗教學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題寫的“姜太公祠”四個大字。

 

  著名書畫家和詩人--鄭板橋

     鄭板橋(西元1693-1765)是我國十八世紀的著名書畫家和詩人,曾在山東度過十二年的仕宦生涯。

鄭板橋在濰縣做過七年知縣,不但頗有政績,而且留下了許多詩、詞、書、畫,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鄭板橋一直懷念濰縣,西元1764年,即他去世的前一年,還寫了《懷濰縣》詩,抒發對濰縣的眷戀情懷:

           相思不盡又相思,濰水春光處處遲。

           隔岸桃花三十里,鴛鴦廟接柳郎祠。

           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

           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山東旅遊資訊網)

 

道教宗師、長春真人邱處機

   邱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元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原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19歲時在寧第拜王重陽為師,重陽死後建立道教叢林制度,潛修于龍門山,創建龍門派。

1220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派特使前來,年過古稀的邱處機毅然率弟子18人西行萬里,

歷時4年,在雪山之巔(今阿富汗境內)謁見成吉思汗,大談養生之道及治國方略,頗得成吉思汗賞識。

成吉思汗問及長生之藥,邱對曰:"但有長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大汗愛其誠實,

又問起統一天下之策時,邱處機對曰:"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

"遂建議成吉思汗"少殺戮,減嗜欲,敬天愛民"。

大汗則尊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從此,全真派盛極一時。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北宋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

善畫風俗畫,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等。

所繪《清明上河圖》卷,描繪當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真實生動,

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另有《金明池爭標圖》,亦為藝術傑作。

 

宋代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西元1084-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宋代傑出的女詞人。她曾作《如夢令》,

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歡樂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時,濟南城西確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歲時,在汴京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之子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感情篤深,常投詩報詞。

一年重陽,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

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

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

"趙明誠問是哪三句,陸德夫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西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倉皇南逃。

李清照夫婦也先後渡江南去,第二年,趙明誠死於建康(南京)。

   李清照獨身漂泊江南,在孤苦淒涼中度過了晚年。

詞人連遭國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詞章更為深沉感人。

比如那首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摻慼慼。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兩盞三杯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現在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脈泉邊都建立了李清照紀念堂。

 

趙明誠

  趙明誠(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諸城(今山東諸城龍都街道)人,

宋徽宗崇寧年間宰相趙挺之第三子。趙明誠21歲尚在太學讀書時,與李清照結婚。

       宋王朝經過167年“清明上河圖”式的和平繁榮之後,北方崛起了一個游牧民族。

金人沖進都城汴京(開封)的瓊樓玉苑,還掠走了徽、欽二帝,

趙宋王朝於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國家民族極屈辱的一頁。

    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也樹倒窩散,一家人開始過漂泊無定的生活。

南渡第二年,趙明誠被任爲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國恥又蒙家羞的事。

一天深夜,城里發生叛亂,身爲地方長官的趙明誠不是身先士卒指揮戡亂,而是偷偷用繩子縋城逃走。

事定之後,他被朝廷撤職。李清照這個柔弱女子,在這件事上卻表現出大節大義,很爲丈夫臨陣脱逃而羞愧。

趙被撤職後夫婦二人繼續沿長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難免有點别扭,略失往昔的魚水之和。

    當行至烏江鎮時,李清照得知這就是當年項羽兵敗自刎之處,不覺心潮起伏,面對浩浩江面,吟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與趙明誠至死不渝的的愛情故事

   縱情: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愛情”這兩字,大到傳播媒介,小到情侶之間,上至文人墨客,下至蕓蕓眾生,

自古至今,大家都在樂此不疲地談論著它、感受著它、為之困惑和幸福著,卻從來沒人可以給它一個確信的定義。

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消費的年代,我們可以隨處嗅到玫瑰的芬芳卻難以感受到真愛的氣息。

愛情似乎已成為一種奢侈品,被快速生産,高速消費,然後,迅速消亡。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情願躲在虛幻的言情片裏,做一個愛情的夢想者。

突然想起有首歌中曾經這樣唱到: “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講完……”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現代新儒家的開山者--梁漱溟

   梁漱溟被尊為現代新儒家的開山,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呼聲中公開站出來維護孔子、提倡儒家的。

一九二二年一月出版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梁漱溟的新儒學思想的形成標誌。

但他的思想代表了當時時代的一種新聲,既不同於全盤西化的自由主義者,

也不同於對傳統抱殘守缺的國粹派,確實有其深遠的歷史意義。著名哲學家、愛國民主人士梁漱溟先生,

一生致力於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的"路向"。

   1931--1937年,他創辦的鄉村建設研究院,以鄒平為實驗基地,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習慣、

戶籍管理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創辦了各類合作社,培養了民眾團體生活的習慣,增加了農家收入。

他的革新思想和成功經驗,至今在鄒平民眾中仍保留著良好的印象,在國內外也形成了深遠的影響。(山東臺辦)

 

北宋改革家與文學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青州地方官。范仲淹為政清廉、剛直不阿,因力主改革,屢遭誣謗,幾度被貶。

有《范丈正公集》傳世。(山東臺辦)

 

 IMG_7141 

 

IMG_6990 

右二 台發院院長 主持放風箏儀式  右三 國台辦兩岸交流處副處長 

 

IMG_7054

 

S__2515001大陸書法家

 

S__2515002   

台灣書法家  南投名間人蘇安德  

 

IMG_7012 國台辦兩岸交流處副處長

 

IMG_7016 

IMG_7037

 

IMG_7043

 

IMG_7053

 

IMG_7056

 

IMG_7073

 

IMG_7081

 

IMG_7086

 

IMG_7091

 

IMG_7093

 

IMG_7097

 

IMG_7104

 

IMG_7106

 

IMG_7107

 

IMG_7118

 

IMG_7121

 

IMG_7123

 

IMG_7127

 

IMG_7134 

IMG_7151 

IMG_7163

 

IMG_7166

 

S__2515001  

 

IMG_7197  

中國風箏協會副主席王永訓  這一次為我們放的龍頭蜈蚣長120公尺是他製作的

之後我們到他工廠參觀時我藉機問他最長放飛紀錄是幾公尺長 他說為國際表演時放過3000公尺長

 

展示廳、製作車間以及明代保留至今的建築皆進入眼廉,深入淺出、

有條不紊地完整介紹風箏與年畫的起源和作品。

園區內設立有藝品製作廠、民俗館、年畫館、風箏博物館、嫦娥奔月臺等數十個景區,

集風箏製作、年畫印製與民俗旅遊為一體。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以傳統民俗為主體、年畫風箏為主導,引領遊客感受濃郁的民間藝術氣息。

懸掛天邊的龍頭蜈蚣和各式造型紙鳶、老師傅精湛的年畫製板工藝表現、

喜氣洋洋的剪紙藝術和木版年畫,成為濰坊與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景區。

 

    年畫,這在大多數中國人頭腦中曾經鮮活的記憶,似乎正與人們漸行漸遠。因為灶王爺沒有了,

祭拜的神仙沒有了,節日風俗也沒有了,自然年畫也就失去了「年」的意義。   

 

楊家埠木版年畫

 

座落在濰坊市東北方向三十里處的西楊家埠村,自古至今盛產木版年畫。楊家埠木版年畫,

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以濃鬱的鄉土氣息和淳樸鮮明的藝術風格而馳名中外。

楊家埠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三大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寒亭楊家埠)之一。 

 

  產地不同,風格迥異。數百年來,楊家埠木版年畫按照農民的思想要求、風俗信仰、審美觀點、

生活需要逐步發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樸雅拙、簡明鮮豔的風格。

它植根於民間,裝飾於節日,長期以來起着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願望,美化人民節日環境的作用。 

 

楊家埠村就"家家印年畫,戶戶紮風箏" 楊家埠"畫店百家,年畫千種,畫版數萬",

是全國三大畫市之一,年畫的題材空前擴大,祈福迎祥、消災除禍的神像畫更加齊全完備。

年畫的形式分爲大門畫、屋門畫、炕頭畫等類别。   

    至中共建政後,年畫的大部份內容都成了「四舊」,「樣板戲」和「革命」

內容的印刷年畫佔據了家家戶戶的大門與牆壁。

傳統的木版年畫開始凋零,楊家埠年畫也沒有免於此難。直至本世紀,

傳統的木版年畫又突然成為收藏家的「新寵」,但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年畫的輝煌已無法再與昔日相比。

 

 

 

   昨天去濱海區歡樂海拍國際風箏大賽時,突然下起大雨來,聽說濰坊已連續八個月沒下雨了,

濰坊的風箏下雨還是可以放飛的可是害殘攝影人,從台灣來的我是不能不拍的只好跟老天爺對幹,

不到半小時我連續損壞廣角鏡及中焦段24~70掛點,鏡頭內全起霧狀連機身也當機,

所以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也就只能靠唯一70~200,少拍了許多年畫等等影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山東濰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羊仔頭 的頭像
    羊仔頭

    羊仔頭生活

    羊仔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