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的絲巾
中國大媽使用絲巾,舞出自己的芳華。
絲巾之於中國大媽,是大媽身份的認同。
沒有絲巾的大媽,會陷入身份焦慮——我是誰?
中國大媽的追求美麗的秘訣是,
高價護膚品,比不上一條鮮豔的絲巾。
中國大媽的修為,文化素質不敢領教,心有所繫,
情有所寄於絲巾一起變美、變富,絲巾在女人身上
是氣質的提升,舞出中年婦女的文化美學。
有絲巾的大媽,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表情尷尬,動作僵硬,
POSE擺不出來,陷入極度不自信的狀態。
其實絲巾就是大媽們的混天綾。
在旅途之中,是絲巾幫助她們斬妖除魔,找回熟悉感,
重拾自信。世界上有兩種絲巾;
一種是奧黛麗•赫本的絲巾,一種是中國大媽的絲巾。
第一種絲巾,是名媛風的審美體系的代表配件。
赫本從絲巾發掘了自身的女性意識,美與自信。而在歷史上,
絲巾一度是貴族的象徵。在法國波旁王朝的全盛時期,
三角領巾是上流社會重要服飾配飾,他們用領巾來點綴華服。
幾十年後的fashion icon,依然將絲巾當作潮流。
無奇不有,宇宙之大,是中國大媽,給絲巾賦予了新的歷史含義。
網路上有人總結大媽拍照的幾個樣式;第一招,舞動紗巾。
第二招:細嗅玫瑰。
如果你曾經見過大媽們拍照,肯定見識過媽媽們的
海棠春睡圖、遙指杏花圖。
第三式,幽雁落沙洲。這種充滿與當代喪文化
反道行之的拍照風格,有一點五六十年代樣板戲的影子。
第四招,帽子和雨傘,絲巾和摺扇等等道具都是大媽的青春印記。
各個大小旅遊景點、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大媽與絲巾的身影。
擺拍>在於摸東西!摸花、摸石頭、摸欄杆,全無和自然景色渾為一體。
為什麼媽媽這麼喜歡帶絲巾墨鏡?
更實際的原因是眼部和頸部是衰老最容易顯現的部位,
墨鏡能遮蓋魚尾紋頸紋,眼睛對刺眼的陽光日漸接受不了了,
人老了皮膚鬆弛,為了笑的最漂亮,還是用墨鏡擋一下把,
絲巾不但能保護嗓子,冷了能保暖,
熱了能防曬,給增加色彩,遮擋有點下垂的拜拜肉,
有點微駝的後背,這是中國大媽媽們的智慧所在。
中國大媽街拍>在春天這種風沙彌漫的天氣有一條
透明的絲巾就等於救了大媽們的命!
我們經常能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
為什麼媽媽這麼喜歡擺誇張的pose?
對於女神信仰這件事自古有之,身披絲帶的仙女,
他們身姿輕盈,像《神雕俠侶》裡形容小龍女那樣,
姿態如水送浮萍,飄飄乎似輕雲逐月,步態若弱柳臨風,
如天仙飄然至世間,這種輕盈飄逸的姿態,
中國大媽媽們用絲巾被風吹起的陣陣漣漪描摹。
所以後來,媽媽們也習慣了鏡頭前飽滿的情緒表達。
絲巾,除了是大媽們恢復自信的武器,還是大媽們友誼的鑰匙。
中國大媽成了一個現象級的詞語,她們不顧他人眼光跳廣場舞,
在旅遊景點揮舞絲巾吵吵鬧鬧。
我覺得借用《黑頭發飄起來》中的歌詞正好符合此情此境。
彩絲巾飄起來飄起來
閃著光追著風流動著愛
彩絲巾飄起來飄起來
天更高地更廣飛向未來
中國大媽的審美,總是充斥著戲謔和不屑一顧的意味〜自以為是,
可怕的自賞,和極強的市井氣息。
最近幾年絲巾,成為中國大媽在各地景點的主力軍,
中國大媽已成一景也是種神奇的存在。有時候讓你哭笑不得,
舞一條炫動的紅絲巾,會有一種說不出「中國大媽」的神韻。
問題是,中國大媽帶出國的可能不止妖嬈和神韻,
可能還有醜陋和劣根。這絲巾是中國大媽標配啊~
絲巾已是中國大媽柴米油鹽外的公主情懷。
所以仔細想想,中國大媽媽在茶卡鹽湖揮舞著紅裙子
在山水間揮舞絲巾拍照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