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奧地利的樂團指揮韋勒說:「如同有 [招眼] 的東西一般,也有 [招耳] 的東西。
首先,對於演講者而言,有決定意義的是要獲得聽眾的好感,引起他們的注意,
開場白就是溝通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第一座橋樑」。
演講者與聽眾是毫不相干的兩個載體,在這個過程中,相對來說講演者應主動去連接聽眾,
因為講演者是信息的輸出者,聽眾是信息的接收者。演講的開場白非常重要,
它將直接連接現場聽眾的情緒、觀點或利益需求。
▲
劉漢盛回覆錄音師的文章感想:劉漢盛這篇文章也是我對音響的追求,樂曲是創作,
演奏樂曲是創作,錄音更是創作,以演奏家與錄音師對音樂/聲音的理解,作出自己的詮釋,
好的演奏家/錄音師以非商業考量,奏/錄出自己的特色,當然會受到音響迷的肯定與追捧,
但事實是殘酷的,演奏家以炫技為豪而喪失對感情的比比皆是,所以能留名千古的就少,
錄音師行業就更嚴重,本身就是商業行為,保證錄音品質是最重要的,但這錄音品質在商業考量下,
確可能失去對真與美到的追求,所以好的錄音也不多,這也是我們音響迷的遺憾,能把喇叭調對,
讓音樂能三頻均衡,樂器型體正確,再能有足夠聚焦產生音樂性,是我這段時間的追求,
防疫除了聽音樂,就是更好的擺位,平常事情太多總是靜不下心認真且長時間的擺位,
這段是最好的自我修煉。
▲
劉漢盛:因為一篇我對唱片錄音的po文,引起許多錄音師的怒火,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因為我相信我對錄音的觀點是跟「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方向相同的。
會引起這些反應,我相信是誤解我的文字所致。
一般而言,我po文之後就很少回文了,因為我認為會有贊同意見的人,也會有反對我意見的人,
這是很正常的。 所以,除非誤解或錯誤,我通常不會回文。既然我認為這次的反應是基於誤解,
所以我有必要再說清楚些。文長慎入。
錄音器材中的等化器、限制器、壓縮器、人工殘響器肯定都是錄音過程的必需品,所以才會發明。
錄音場所的條件、錄音現場的情況、錄音方式的不同百百種,
而錄音師依據現實情況的需要作「適度」的使用,也不會有人反對,音響迷雖然不是錄音師,
但也知道這種情況。
不過,也有少數錄音師、唱片公司標榜不使用壓縮器、限制器,不加等化,力求儘量還原現場。
他們所持的理由是現場音樂會或現場演奏就已經很美了,錄音師如果能夠把這些美感忠實呈現
,也沒必要加料。這些錄音師、唱片公司的錄音成品聽起來也很好,並非不加這些東西就不能聽。
我相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也會同意這種看法吧?
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美?我想不必在此作明察秋毫不見輿薪的定義。
音響迷都知道現場音樂訊號進入麥克風後,還要經過麥克風前級等等一路很多的關卡,
這過程失真一直累積。但我們不會認為這樣就不是真的,也不會認為這樣就是EQ,
也不會認為音樂廳的自然殘響也是EQ。如果硬要說音樂家演奏的音符一出來,
經過空間、麥克風就已經失真,那就好像說豬肉一定是要在活的豬體上才是真的豬肉,
一旦豬死亡的後一秒,豬肉就不是真的豬肉了。如果錄音不是真,錄音的音樂不是真,
那麼我們日常所吃的豬肉就不是真的豬肉。我相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也會同意這種看法吧?
所謂真、美就是日常經驗的共識,音響迷所謂的真與美,就是現場音樂會所聽到所感受到的真與美。
至於誰說的真與美才算數?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因為音樂廳現場的真與美不是定於一尊,會有很多面相。
為何音響迷要以現場音樂會的聽感來做為真與美的基礎?如果不以現場音樂會的聽感作基礎,
請問要以什麼來作基礎?我相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也會同意這種看法吧?
音響迷都知道錄音就是再創造,也是一種藝術,也知道錄音中的每一個音符都是錄音師的心血結晶。
音響迷也知道音樂的演奏就是再創造,再詮釋、也是一種藝術,
所以不同的指揮家、演奏家才會演奏出那麼多不同的版本。既然是再創造、既然是再詮釋、既然是藝術,
也就會引來不同的觀點與意見,也會有讚賞與批評,這是常態。
不過,因為誤解,有些音響迷會認為只有少數幾張唱片的錄音才稱得上好,大部分唱片的錄音都是差的。
這樣的想法當然是植基於那些音響迷聆聽空間、器材搭配的錯誤所致。
我經常說的就是「唱片錄音大部分都是好的,只有少部分是差的。
我相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應該也會同意這種觀點吧?
音響迷不是錄音師,不懂錄音的種種專業知識,不過音響迷對於聲音重播的苛求可能更甚於錄音師。
音響迷注重電源處理、線材搭配、各種調聲小道具的應用等就是他們追求心目中極致表現的手段之一。
我知道有些錄音師現在也開始注重電源處理、線材、甚至音響架墊材的影響,
不過大部分錄音師認為這些講究是非必要的。
音響迷家裡使用一條幾十萬台幣的電源線,可能會被錄音師認為是笑話,
因為錄音師所用的電源線就是隨機器所附的普通電源線啊!
其實,音響迷的世界與錄音師的世界有時差異很大,好像二個活在不同時空的人。
錄音師用一部幾十萬台幣的AD或DA,就已經認為很棒了,但音響迷所用的DA動輒上百萬甚至幾百萬,
這是錄音師所無法理解的世界。
我還記得曾有一位錄音師以為我所謂的「調聲」就是要把已經錄製好的唱片再經過EQ去調出我喜歡的聲音,
因而對我誤解。對於音響迷而言,大家都知道所謂調聲,
就是要把空間、器材搭配、電源、線材、喇叭擺位等做到最佳化的過程。
然而錄音師會以為「調聲」就是動用EQ去改變已經錄好的唱片,同樣二個字,但是對於音響迷與錄音師,
卻是截然不同的理解,這可能是因為錄音師沒有活在音響迷的世界中所致。
錄音師當然不需要活在音響迷的世界中,但多了解一些音響迷的世界,對於錄音師本身的作品也是有好處的。
我相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也不會反對這個觀點吧?
▲以下,我對於那天的po文再做一些進一步解釋:
錄音師、唱片公司不應該為了討好一般大眾,在流行音樂製作中刻意去壓縮動態、中頻人聲加味精,
100Hz以下低頻加量。
進一步解釋:低頻量感不足的音樂當然不好聽,100Hz以下低頻要的是自然的充足,
不是誇大,把低頻加得多到讓音樂失去平衡,這就超過了。
錄音室中的錄音往往因為吸音很重,聲音很乾,所以需要加上人工殘響來讓人聲聽起來甜美有光澤,
就好像在音樂廳中所聽到的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適度的施加人工殘響是必要的,
不過如果加得太過分,好像歌手在浴室唱歌一般,我我深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為了讓一般人聽音樂時不會忽大忽小聲(動態寬廣),有些唱片公司在後製時會要求錄音師刻意壓縮動態範圍,
讓一般人聽音樂時可以開大聲,聽得過癮。
進一步解釋:時下有許多錄音為了市場,刻意作大幅度的壓縮,這已經脫離適度使用的範圍。
我深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是不會這樣做的,但事實上卻有許多唱片是如此做的。
為了讓一般人聽音樂時,可以聽到龐大又有尾音宛若仙樂的人聲,有些唱片公司會刻意要求錄音師特別加料,
好像女人上了電視濃妝,在陽光底下就難看了。
進一步解釋:大家想看到的美女化妝是有化妝,但看起來好像是自然美,這就是錄音的最高境界。
電視妝是濃妝,是在水銀燈下特殊需要的誇張化妝,在日光底下看起來是極度不自然的,
這就是我所謂特別加料。我深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為了讓一般人聽音樂時,可以享受到又軟又Q又豐滿的低頻,有些唱片公司會刻意要求錄音師在100Hz以下增加量感,
或乾脆用電子低頻來製造豐滿的低頻。
進一步解釋:其實只要是聽過很多流行音樂唱片的人就會有這種經驗,尤其是音響迷,我認為不必多作解釋了。
唱片公司、錄音師應該是一把尺,一把精確的尺,這樣一般大眾才能有正確的度量。
如果唱片公司、錄音師隨意在流行音樂裡加料,這些作品或許可以討好一時,但絕對無法成為經典錄音。
進一步解釋:錄音師或許以為說「加料」就是不懂錄音,沒有錄音是不加料的。
如前所述,也有錄音師與唱片公司是不加料的,即使加料,也要加得適當,聽起來自然。
我相信「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也會同意我的說法。
如果想聽比較不加料的錄音,我建議聽古典音樂與爵
進一步解釋:我並不會貶低音樂獨尊古典或爵士,我會這樣說,
是因為流行音樂很難像原音樂器的演奏,有個聽覺的準則。
在流行音樂錄音裡,各種電子合成器怎麼用是錄音師的事,人聲要胖要瘦也是錄音師的事,
拍子不準可以拉到準,音高不準可以拉到準,剪接可以細到毫秒計,這些都是錄音師的再創造。
然而,我們怎麼會知道錄音師的這些再創造聽起來應該是怎麼樣?所以無法據此作為調聲標準。
拉雜寫了那麼多,大家全部看完可能也很辛苦,為了我的po文,引發諸多錄音師的誤解,真的很抱歉。
我也有幾位錄音師的朋友,我很敬佩他們的敬業精神,他們都是「以錄音為志業、追求真、美」的錄音師們,
收入有限,還要花錢添購器材,甚至線材。
而現今實體唱片銷售量又那麼少,版稅收入低、付出多,工作生活的確不是一般人想像中那麼光鮮亮麗。
支持他們的就是心中一股信念,就跟上我po文留言的錄音師們一樣。
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機會被大家看到,大家不要再生氣了。
▲
調音社同學岳晟:我覺得很多錄音師其實根本沒看懂他寫的內容,有點亂剿一通
▲
調音社同學施祖榮:台灣錄音早期本身就是為商業服務,哪有考慮線材對音質的影響,
更不用說線的正反向,我在吳賢忠老師家聽到小剛淡淡幽情那張CD錄反了,
所以認真的錄音才會受到音響迷的追捧,台灣也有很多好錄音,像18掌的18首,啊淘的幾張CD都錄的很好。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兩造都有問題,很難理性溝通,所以觀火就好!
基本上兩造最大問題是沒有度量𧗽,沒有正確喇叭擺位評估,都在音質音色打轉,
主觀太重,失卻客觀。這是長期我接觸多位錄音師與寫手的經驗!
▲
調音社同學施祖榮:贊成
▲
調音社同學岳晟:老師說的極是,加上較商業的作品,講究的是成本,作品的客層本來就不講究這些細節。
很多的聆聽者,對於錄音品質關注度是小的。
也為唱片業者也是要生存,他們有他們的考量,他們也是要填飽肚子的。
▲
調音社同學施祖榮:錄音必須有客觀標準,喇叭擺對是必須的,線材的正反向也很重要,
有了標準再談錄音才是正確的方向,傳統早期的錄音師,主要功能是收音,錄音平順不破音,
人聲與低音厚實,是基本要求,是否接近現場的聲音,不是傳統商業錄音師的追求。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聆聽者沒有正確觀念。
長期媒體又沒有做好正確教育,他們本身就欠教。所以為廣告誤導,為生存迎合,造成台灣唱片的問題。
▲
調音社同學岳晟:是的真正了解的,懂的,站出來說,一定會被鄉民攻擊。
所以就一直.................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哈哈。岳晟很清楚音響界生態!在我們社裏肯定可以理性探討!
▲
調音社同學岳晟:沒錯 至少找到一個比較可以理性討論的地方。這是我這幾年感到安慰的。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早年我被廠商酸民攻擊是常事,現在大家比較瞭解我的理念,
許多錄音師會來尋求意見,廠商也大多歡迎我們的教學活動!
▲
調音社同學林士哲:音響界 主要還是盈利為目的多。
▲
調音社同學施祖榮:终於找到好地方可以棲息。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外國寫手年輕一代也不如當初的TAS的HP,stereophile的Holt,
旅加的李陵去聽過新寫手,發現他們也不懂擺位。
認為不是我們去跟他們接軌,是他們該來跟我們接軌!
▲
調音社同學施祖榮:真的ㄧ代不如一代。
▲
調音社同學陳世興:現在的中外寫手,真的懂音樂嗎?音樂的素養不足,如何去評論器材?
也都是混口飯吃,人云亦云,拿錢辦事。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這是香港鄺大俠FB
他也推廣擺位三頻平衡者
▲
調音社同學阿昕:大數音樂演奏者的盲點則是在於他們的訓練是從自己的耳朵聽樂器音色,
少有從聽眾的角度去考量投射出去的聽感。
所以當部份錄音者說「他同時也是演奏者」,仍然不代表他有音場、音像的概念。
▲
調音社同學陳世興:他們聽的是直接音。
▲
調音社同學阿昕:可能反而不如秀場舞臺監督。
▲
調音社同學陳世興:哈哈哈
▲
調音社社長蔡克信:
留言列表